【台北訊】「暑假太長,孩子學習都荒廢了!」這是許多家長的共同心聲。華砇實驗教育機構提前一周舉行新學年開學典禮,持續推動「四學期制」,將長假期切分為更均衡的學習與休息周期,呼應澳洲、新加坡等國際趨勢。校方指出,短學期不僅能減少「暑期滑坡效應」,也有助於兼顧學習效率與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帶著對新學期的期許,裝扮成心中最愛的角色。圖片提供:臺北市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
研究顯示,學生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後,平均會出現約一個月的學習退步,其中數學與閱讀影響最為明顯,美國學者將此現象稱為「暑期滑坡(summer slide)」。
國際上,澳洲中小學普遍採行四學期制,每學期約十週,並設有春假與秋假;日本廣島大學則自 2015 年起引進「Quarter 」,將課程濃縮為八週集中學習,提升學生專注力與學習成效。
華砇的開學典禮一向別具創意,沒有冗長致詞,而是讓孩子化身心中最愛的角色,或打扮成「未來的自己」,自信走上「星光大道」。今年校方更強調「以終為始」,引導學生設定個人學習目標。同時,深受家長支持的「移地學習週」也將延續,以品格教育為核心,配合四季時令設計探索課程,鼓勵孩子從體驗到行動,深化環境意識與跨界統合能力。
▲「星光大道」紅地毯從校門延伸進入校園,象徵著孩子即將迎來新的生活、新的旅程。圖片提供:台北市華砇國際實驗教育機構
「四學期制讓孩子的學習更貼近生活節奏,也能避免假期過長帶來的倦怠與落差。」多位家長表示支持,認為短期學習與彈性休假相結合,能兼顧專注力、生活體驗與自主學習,對孩子長遠發展更有利。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表示,將持續以學生為中心思考制度創新,並拋出一個值得社會深思的問題:在少子化與教育轉型的挑戰下,台灣是否準備好勇敢改變,建立更符合孩子需求的學習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