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NTT見巨人—羅密歐.卡士鐵路奇《貝芮妮絲》_伊莎貝.雨蓓將貝芮妮絲無法獲得真愛的悲戚哀傷表演得絲絲入扣。圖片: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Jean Michel Blasco)
(本報訊)囊括無數影后頭銜的伊莎貝.雨蓓,今年除了將在金馬影展的新片《女富豪的美麗與哀愁》中,演繹萊雅集團霸道女總裁之外,11月14至16日她將繼2023年的《櫻桃園》後重回臺中國家歌劇院,和「作品如魔鬼般懾人」的名導羅密歐.卡士鐵路奇首度合作,飾演一位被遺棄,仍燃燒炙熱情感的女王《貝芮妮絲》。

經常挑戰極端情緒、性別邊界與道德模糊地帶角色的伊莎貝.雨蓓,出道以來演出超過120部電影與戲劇作品,表演風格冷靜卻爆發力驚人。1978年雨蓓在電影《維奧萊特.諾齊埃爾》扮演從事性交易、毒害親生父母的少女,獲得坎城影后;1995年在《儀式》中詮釋表面順從卻因階級怨恨血洗上流家庭的女傭,獲得威尼斯影后與凱薩獎影后。2001年飾演沉迷虐戀幻想、壓抑自殘的《鋼琴教師》,二度獲得坎城影后;2016年在《她的危險遊戲》中演出被性侵後展開扭曲復仇的女企業家,獲得金球獎影后。這些電影角色勇於挑戰社會禁忌,堪稱驚世駭俗。

而導演卡士鐵路奇也不遑多讓,劇場作品經常挑戰觀眾感官極限,他曾在戲劇中塗鴉、毀損耶穌畫像,遭宗教團體示威抗議,甚至收到死亡威脅;大膽啟用喉癌患者詮釋莎士比亞劇作《凱撒大帝》中,馬克.安東尼的著名演講;也曾在改編《創世紀》時加入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場景,讓一群修女演出《伊底帕斯王》。在著名的但丁《神曲》改編三部曲之一 《地獄》一開場,他本人穿著厚外套上台自介,隨即遭受一群狼狗凶狠的啃咬攻擊。

本次於歌劇院上演的《貝芮妮絲》改編自法國劇作家拉辛的同名悲劇,展現一段三角戀中各自的內心掙扎與痛苦。卡士鐵路奇僅保留原劇本貝芮妮絲的完整台詞,而將其他角色模糊化,突顯貝芮妮絲無法透過語言溝通、獨自承受遺棄責難的孤寂感。
「這是一齣以伊莎貝.雨蓓為焦點的《貝芮妮絲》,透過她,將呈現戲劇最熾烈的核心。」卡士鐵路奇表示,貝芮妮絲是顆恆星,她是混亂之中靜止的核心,是暴風之眼。所有角色都圍繞著她,由她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