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邁入第12個年頭,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與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合辦之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以「文學、思想與宗教」為題,於11月18、19日在成功大學中文系系館召開。宮廟表示,其中李淑如副教授以《清代臺南寺廟與名士網絡關係研究―以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為例》,爬梳出很多政府官吏及知識菁英與亭宮發展密切關係。
成大自2012年起與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舉辦學術研討會,不僅是現今大學強調與在地連結的重要標誌,藉由海外學者的參與,更將影響力擴至國際;本次研討會結合臺灣中文學會會員大會,學界老中青同堂交流,在南臺灣締造一場盛事。
成功大學中文系李淑如副教授,以「清代臺南寺廟與名士網絡關係研究-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為例」為題發表論文,藉由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留下文物結合文獻,探討近代臺灣寺廟信仰與社會互動關係。
李淑如副教授說明,臺南市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自明永曆年間立廟至今,因兩廟歷史悠久且佛、道共濟,再加上清代被奉為臺灣唯一「祀典」保生大帝廟等因素,保存了大量文物,光是大型匾額、楹聯、石碑等就超過70組。
透過這些碑記的記錄,可發現清代知識份子與商號對廟宇發展奉獻,從而還原當時信仰社群網絡;以蕭元錕為例,蕭氏曾有長生祿位存於廟中,長生祿位乃是為活人設立牌位,感念貢獻卓越各方大德,不過蕭氏牌位在1970年被發現早已佚失,直至2023年8月才由管委會重置。
蕭元錕生平,在清代文獻中幾無記載,李淑如副教授經由前人研究與田野調查,方得知蕭家自三世祖移居臺灣,居於大觀音亭南邊,並在觀音亭街成家立業;緣此,能佐證蕭元錕家族對大觀音亭捐輸有一定的地緣關係,初步調查碑文,蕭元錕及其家族的捐輸至少有11筆紀錄,比對道光十年〈修理大觀音亭香燈店碑記〉,時任大觀音亭總理的蕭元錕個人即捐出520大元,遠超過其餘董事、爐主,甚至部分官員與商行,從鳩眾重修寺廟到捐輸情況,蕭氏顯然是當時社會認可精英。
李淑如副教授指出,從寺廟重修紀錄與碑誌記載來看,捐輸主要由官員、地方仕紳、郊商與鋪戶構成,原先官方單位與官員為捐輸主力,後來逐漸轉移至仕紳與商賈,帶有功名的文人比例大幅提高,與商鋪成為廟宇發展最主力的支持者。
李淑如副教授表示,對清代地方仕紳而言,他們既是地方精英,也可能同時具有官銜或家業,與官方合作在保衛鄉里與家產上,自然有其必要性,此外,藉由贊助地方公共建設,提高個人或商號聲望與社會地位,也是提昇社會影響力方式,於此形成循環相扣,造就近代臺灣寺廟信仰與地方互動網絡模式。(于郁金攝)
以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為例 李淑如:探討近代臺灣寺廟與社會互動關係
https://youtu.be/e_Fwij_547U?si=udrJnNYVp4prRK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