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中市城南之心計畫」依循「簡單、自然、好使用」的原則,以「引風、增綠、留藍」為目標,落實地方意見溝通,運用藍、綠資源整合與串聯,導入低衝擊開發,包含透水、低碳、水撲滿等友善環境手法,以無障礙通用設計打造園道綠廊空間主題,工程妥善串聯周邊公園、園道、學校綠帶及水岸藍帶,將校園圍牆視野打開、注入童趣藝術人文空間意象,打造藝術文學廊道新地標。臺中市東、南區有多條綠色廊道,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於110年開始啟動「臺中市城南之心計畫」,縫合綠園道、通學步道與公園綠地,在東、南區畫出一道「微笑生活曲線」,第一期工程於111年開工,第二期工程於112年開工,全案已於113年中完工,將為臺中市居民提供更宜居的生活品質。
都市發展局於城南之心工程一、二期計畫範圍綠美化含括:4所學校、3座園道、3座公園,北起立德園道、南至南和綠園道,並透過興大園道連結:興大附農、大智公園、東峰公園、東峰國中、國光國小、信義國小、健康公園及南和園道,打造生態綠廊、通學步道及綠校園場域。
為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最新完工的二期工程計畫有三大亮點:
一、友善通學角:延伸立德東街綠園道,重整鋪面系統,導入樹木板根改善措施,於興大園道再以幾何線性引導,結合街道家具,創造休憩場域,提供市民散步休閒空間。
二、藝術慢空間:將信義國小圍牆部分打開,注入童趣與幾何圖形,創造友善通透且具安全的街角空間,連結城市自行車步道系統,改造現有鋪面形式,以都市帶狀休憩空間營造,打造鐵馬驛站,及配合綠廊的蔓延,改造藝術街角駐留點,塑造出城市中的慢空間。
三、藝術跳島:利用鄰里公園區位特性,作為綠川水岸與健康公園、南和綠園道綠環境空間的中介場域,並導入常民生活藝術親子空間,營造市民生活記憶之綠色客廳。
中市府都市發展局致力打造城南新門戶,經由整體規劃實施,第一期工程榮獲「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規劃設計類『優質獎』」;第二期工程更是榮獲「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規劃設計類『卓越獎』」等國家級殊榮,為臺中市宜居建設之肯定與鼓勵。
本計畫預計達成多元物種棲地營造、改善生活空間品質、綠色運具通道串聯、友善綠色公共空間、環境生態教育場域並達成低衝擊開發,並符合「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核心目標之永續城市、責任消費與生產及氣候行動等3大目標,未來可提供市民多元生活、共融的休閒場域,成為最有文學氣質的─城南「文學道」。(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廣告)
▲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圖樣
延續臺中「微笑生活曲線」—臺中市城南之心計畫-完 工 照 片
▲東峰公園(228廣場)
▲國光國小
▲國光國小
▲東峰國中
▲南和園道
▲興大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