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臺中市民沈傳欽等11人,參加第76屆2024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競賽,勇奪9面獎牌,包括2金、4銀、3銅,創新實力爆棚,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是名符其實的「臺灣之光」。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李逸安特與得獎發明人交流,肯定發明家們的優秀表現與貢獻。
經發局表示,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是世界3大發明展之一,為世界具指標性的發明賽事,今年吸引來自31個國家的260家參展商,展示超過500項創新發明,廣受各國發明家的重視。
而臺中向來於國際間各大發明展競賽表現優異,這次臺灣代表團在2024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再創佳績,奪下10面金牌、10面銀牌、6面銅牌,成績亮眼於國際舞台上展現臺灣創新力;其中,臺中市表現傑出,榮獲2金、4銀、3銅佳績。
經發局說明,榮獲金牌的「傷口固定裝置」,為個人參賽者鄧立維所發明,該發明是一種無需縫線的傷口固定裝置,由黏膠片與螺桿組成,該裝置設計用於控制傷口間距,可加速傷口癒合。鄧立維曾到北極進行科學考察,並受邀在全球知名的演講組織TED大會上演講,更於2018年榮登臺灣10大傑出青少年發明家。
其他金牌作品為全瑩國際的「ET-pure RO多功能純水製造機」,該發明以開口儲水桶設計,省水省電達50%,可增加濾心壽命,並採NSF(美國全國衛生基金會)認證RO膜,循環回收再生RO廢水,助力企業落實ESG目標。目前產品外銷已遍布美國、歐洲、亞洲及中東等國。
此外,榮獲銀牌則有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發明「語音定位連動型火災警示系統」及「移動輔助載具」、中原大學「革新的疣病治療:Imiquimod微針貼片」、高雄醫學大學「臺灣肉桂活性成份分離純化之硏究/臺灣產小蘗科十大功勞屬的生物活性成分之研究」。
銅牌則是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發明「可變資料之窄頻多通道通訊系統、加工機台水平穩定性監測系統」,及個人參賽者張運霖「飛行暨安全航行裝置」獲獎。
經發局指出,為協助臺中市中小企業進行企業創新研發,市府提供各項創新創業資源,其中在地方型SBIR補助部分,自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已結合中央資源挹注超過1.6億元,補助臺中市215家中小企業,進行產品創新及技術提升,創造800人以上就業人數,帶動產值逾30億元。
為鼓勵更多市民及中小企業投入創新研發,市府持續提供補助及輔導資源,讓臺中優秀發明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