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過後,臺南市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第一時間投入災後協助,助力長輩恢復生活常態。408 處社區據點已於 7 月 17 日全面恢復運作,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活動等服務。其中,260 處辦理供餐服務的據點,也已全數恢復正常。
市長黃偉哲表示,社區據點是社區長者的第二個家。災後長輩到熟悉的據點共餐,不僅長輩吃得安心,讓出門在外的家屬放心,亦能重建串連社區間的人際互動連結與情感交流支持。風災期間,據點志工團隊持續關心長輩安危,並在災後第一時間展開環境清潔,儘速恢復供餐服務,幫助長輩走出不安情緒,據點供餐「最有味道、人最親」。
84 歲的蔡陳阿嬤是將軍區北嘉社區據點的固定協助備餐志工。她表示,平日每週固定有 3 天,會和其他志工們一起烹煮備餐給社區內參與據點活動和行動不便之長者約 60 位,雖然她們都已是 70、80 幾歲,但在此次災害期間,可以和熟悉的 9 位志工夥伴用自己雙手力量整理食材、切菜、煮食備餐等,互相幫忙照顧到社區內共同生活的人,她的心裡是很踏實、開心。
社會局局長郭乃文表示,因颱風災情,社區據點雖面臨停電,活動空間有漏水、遮棚破損等困難挑戰,但志工們仍在細雨中努力編織社區情感,備餐時考量無新鮮蔬菜食材,轉換使用乾香菇等材料入菜,保持餐食美味豐富,溫暖長輩的胃和心。社會局將持續支持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穩定運作,落實在地老化照顧,讓長輩在災後「回到熟悉地方、和熟悉的朋友一起」,穩定安心在社區內接受關懷照顧服務。
臺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災後迅速恢復運作,尤其供餐服務的及時回歸,不僅解決長輩吃飯問題,更重建了社區情感聯結。志工們的付出展現了社區力量,為長輩撐起一片溫暖天地,是災後關懷長輩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