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外界對災後應變有誤解,台南市政府 18 日特予澄清。此次颱風災害規模空前,倒伏電桿近兩千根、路樹超兩萬七千棵,受損屋頂逾三萬件,復原工程艱鉅,但市府始終依輕重緩急推進,全力恢復市民基本生活。
市府表示,完全理解災民焦慮,團隊中不少同仁自身亦是受災戶,仍堅守崗位日夜救災,盼社會理解基層壓力。針對誤解,市府說明:7 月 5 日即啟動市級災害應變中心,37 區公所連續運作 278 小時,兩週內搶通 16 條聯外道路,一個月內修復多數交通號誌與路燈,清運垃圾逾 2.4 萬公噸、廢石綿瓦 643 公噸。
補助與復原方面,已核撥補助款逾 3.3 億元,收件 3.7 萬件,均為全國最多,專人協助加速審核。目前已動支災害應變經費 16.31 億元,190 件復建案(9.37 億元)報請中央全額補助,另提報 6 億元補足賠償與修繕。
房屋修繕上,除慈善團體外,勞工局媒合作工行善團,邀外縣營造公司免費協助弱勢戶。企業扶持方面,經發局啟動服務團,協助 170 家企業,6 家申請重建貸款、21 家申請營業稅減免,144 家店家申請生財器具補助。
市府更推出多項全國首創措施,包括洽詢國軍與台電支援、再生能源業者協助供電,局處首長專責行政區,轉型實物銀行等。農損救助自 7 月 8 日起持續公告,涵蓋多品類,並向中央爭取畜牧專案補助,最高補助達 80%。
市府強調,災害規模罕見,復原非短期可成,盼社會支持一線同仁,共渡難關。
丹娜絲颱風災後,台南市府以數據回應質疑,從搶通道路到補助發放,多項作為具全國領先性。災害規模確實超乎預期,基層人員帶病救災的付出值得肯定。社會在監督之餘,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持,方能凝聚力量加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