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為強化早期療育服務團隊合作能量,臺南市政府社會局於 8 月 28、29 日首次舉辦「臺南市早期療育共識營」,邀集醫療、社政、教育體系約 40 名跨領域專業人員參與。社會局長郭乃文親臨開場,感謝一線醫療人員、社工及特教工作者長期深耕早療服務,盼透過共識營交流討論,進一步凝聚合作能量,提升服務品質。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 113 年服務發展遲緩兒童達 6000 名,通報數逐年增加,可見早療服務需求日增。市府秉持「及早發現、把握黃金療育期」理念,將早療服務列為友善育兒政策重點,積極整合篩檢、療育、家庭支持、社區宣導及特教資源,致力為兒童及家庭提供即時完善的協助。
郭乃文局長指出,0 至 6 歲是兒童發展關鍵期,家長若對孩子成長有疑慮,可透過臺南市三處「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管理中心」通報評估,及早連結專業服務。此次共識營以「跨專業合作」為核心,課程包含「家庭服務與作息支持策略」「正向行為支持(PBS)應用」「理解兒童挑戰行為需求與脈絡」等,並安排實務工作坊、分組討論與案例分享,幫助早療專業人員建構以家庭為中心的支持模式,提升跨團隊合作效能。
社會局強調,共識營體現市府對發展遲緩兒童的高度重視,未來將持續強化跨領域專業合作,打造完整支持網絡,讓孩子在安心溫暖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實現「孩子安心、家長放心」的友善育兒城市願景。
臺南市首辦早期療育共識營,整合醫療、社政、教育跨領域資源,切中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的迫切需求。從政策規劃到實務課程設計,皆圍繞「以家庭為中心」,既強化團隊合作,又確保服務落地。此舉不僅能提升早療服務品質,更能推動友善育兒城市建設,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值得持續推進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