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公共工程獎」已於今年邁入第三屆,獎項共分為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水利及設施工程、個人獎項、設施維護管理獎項及友善空間管理獎,計有32件工程項目及3件個人獎項目報名參賽角逐,盼藉由市府舉辦公共工程獎的評選活動促進廠商良性競爭、提升台中公共工程施工品質。最終決選出23件工程項目及3件個人獎項目,成為第三屆獲獎的代表;祕書長黃崇典表示,感謝所有為台中建設的民間團隊,肯定他們辛勞的付出。
黃崇典指出,台中市每年都有許多優質的市政建設開工及完工,持續不斷地提升台中市的生活品質及機能性,讓城市成為宜居生活的友善環境空間。
這次獲得特優的工程項目共有6件,在交通方面,有「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及「水湳轉運中心新建工程」;也有社會生活福利的「台中市太平區育賢段三期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台中市長青服務中心」及「黎新公園」;更有教育建設「台中市南區樹德國民小學第二期校舍新建工程」。
另17件優等項目,也涵蓋了下水道、風景區步道、停車場等改善工程,與圖書館、運動中心及行政中心等興建,無一不是強化改善台中市各區塊的市政建設;期望透過「台中市政府公共工程獎」頒獎典禮,感謝所有為台中建設的民間團隊、及肯定他們辛勞的付出。
研考會主委林鼎超表示,市府的公共工程獎代表對獲獎單位的肯定,也展現施工團隊在公共工程推動上的卓越成效;並落實市長盧秀燕,積極推動高品質公共工程、打造宜居的幸福城市,展現市政推動的永續價值。
研考會透露,這屆以「精匠獨具、卓越永續」作為公共工程獎的精神,象徵每件工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巧思工藝,經由設計及施工團隊卓越的建造,讓每個工程都能永續使用。
也特別感謝所有評審委員,不辭辛勞辦理初評、實地勘查及決選作業,透過嚴謹的評審過程,讓各個優良工程案件及人員脫穎而出;更經由工程獎的辦理,以公私協力為發展建設目標,努力展現更好的成果,讓台中持續成長及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