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以微電影《隔壁鄰居守護神》,角逐2025年第九屆臺北金鵰微電影展,這項電影展共150個產官學研單位參賽,主題涵蓋社會共融、健康促進、環境教育、循環經濟等多元議題。今年環保局從173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殊榮,是全臺地方政府以改善空氣品質為主題的唯一作品;片中透過實際發生在臺中市太平區的「土地公化身守護神、守護鄰里孩子健康」為主軸,並以環保祭祀增添溫馨的氛圍而獲獎。
環保局表示,過往香火鼎盛的土地公廟,因為太平福成宮的志工為了鄰近的空氣品質與附近幼兒園小朋友們的健康,願意主動轉型為低碳環保新宮廟;環保局除感謝福成宮的所有志工朋友,更感謝每次的擲杯都給予聖杯來肯定環保祭祀的土地公,把傳統焚燒紙錢的區域、化身成為小朋友課餘閒暇遊憩的好去處。
影片中,老師帶領孩子們舉辦「伯公愛我、我畫伯公」的寫生活動,小朋友們天真地透過畫筆向土地公表達感謝,寓意著「願望不一定要用燒金紙來傳達,只要心誠、神明都知道」。其以細膩感人又溫馨的手法,透過鄰里互動、塑造大眾對傳統祭祀轉變與改善居住環境的期待,獲得許多評審委員及觀眾的好評。
環保局指出,環保祭祀不僅守護文化、更兼顧環境永續;也呼籲市民朋友在祭拜祖先及好兄弟時,優先選擇「紙錢減量集中燒」及「以功代金」的環保公益等多元環保措施。以誠心來取代大量焚燒紙錢,避免在生活周遭焚燒紙錢而衍生空氣污染行為,共同守護空氣品質及社區健康。
環保局表示,統計今年全臺中市已有645處宮廟及2,632處公寓大廈,配合環保祭祀相關措施,顯見環保祭祀已獲得臺中市民的支持與肯定,環保祭祀新紀元已在臺中市持續發酵。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明,這次微電影展是由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比賽主題圍繞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17項發展目標,盼藉由這次微電影力量,傳遞實踐空污防制全民運動的故事,喚起社會大眾對環保祭祀永續觀念的重視。
而這份榮耀,不僅是對太平福成宮的肯定,更是對市府團隊持續推動環保祭祀的支持。未來將持續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源頭減量及社會共好」模式,推動低碳祭祀新典範,讓每次的祭拜都成為守護環境與下一代健康的實際行動。
《隔壁鄰居守護神》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lr2XqLR-Cuc?si=tXBOzlRyM0sTFz3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