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台中市勞工局
台灣港務局
台北市農業主題網
台灣茶葉公會
全國漁會
台北旅遊網
台灣好行
台灣農業故事館
花博
農產品溯源系統
建國花市
中華郵政
希望廣場
五錢一茶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地方新聞
臺南「光與海的相遇」計畫啟動 藝術結合教育守護海洋
臺南「光與海的相遇」計畫啟動 藝術結合教育守護海洋
2025-09-17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海洋委員會支持的「光與海的相遇 - 島嶼藝術即景創作計畫」,將在漁光島打造常設藝術裝置,推廣海洋文化。9 月 16 日率先推出延伸教育活動,與漁光分校學童共同開展結合故事、互動與創作的工作坊,以「海洋文化教育」為核心,讓孩子在寓教於樂中學習海洋保護的重要性。​
此次《光與海的相遇》作品,特邀禹禹藝術工作室打造。該工作室擅長表現人與自然的關係,將在漁光島防風林現地創作奇幻立體雕塑,核心角色為因海洋污染受傷、隱居防風林的古老神獸「波波」,以及象徵希望與純真的島上孩童「小光」。透過角色寓言,引導觀者思索人與海洋的文化情感及環境連結,藝術裝置預計十月底完成並向民眾開放。​
首場教育活動邀請教學藝術家董淑貞老師,透過繪本導讀與沉浸式戲劇互動,讓學童融入情境,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思考海洋、環境與自我的關係,逐步走進《波波與小光》的神話世界。下半場由禹禹藝術工作室帶領學童彩繪海洋生物,作品不僅會製成象徵守護海洋信念的手鍊,創作圖檔還將融入「波波」神獸裝置設計,讓學童創意成為公共藝術的一部分,實現藝術與環境教育的結合。​
文化局表示,這場工作坊既是藝術體驗,也是海洋教育實踐。孩子在互動與創作中深刻理解海洋保育意義,留下獨特海洋記憶。未來裝置完成時,將展現社區與學童的參與成果,體現藝術連結自然、教育深耕地方的價值。​
臺南「光與海的相遇」計畫以藝術為橋樑,連結海洋文化與環境教育,頗具巧思。透過神獸「波波」的寓言,直擊海洋污染問題;與學童互動的工作坊,更讓環保理念從小紮根,還將孩子創意融入公共藝術,賦予教育實踐感。這類活動不僅豐富地方文化內涵,更為海洋永續注入人文力量,值得推廣。

臺南「光與海的相遇」計畫啟動 藝術結合教育守護海洋
臺南「光與海的相遇」計畫啟動 藝術結合教育守護海洋

高鐵1
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