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2025 臺南府城歷史街區古地名環境振興計畫」17日於記者會正式啟動,副市長葉澤山、文化局長黃雅玲,以及議員王家貞、沈震東與商圈店家代表皆親臨見證。今年恰逢府城城垣三百年,文化局同步推出「一起府城・打開大街」行動,將古地名記憶轉化為生活、商業與教育媒介,喚醒城市與人的互動連結。
臺南為台灣文化重鎮,昔日「府城大街」即現今民權路,從大東門延伸至大西門,沿途經龍泉井廟、公會堂等地,曾是府城繁華商道。葉澤山副市長表示,古地名不只是地域稱呼,更是居民與土地的情感紐帶。
黃雅玲局長指出,計畫以「點、線、面」推動,選定 7 個錨點(含大西門、大井頭、大東門等)與 11 個節點(如竹仔街、打鐵街、金葫蘆街等),串連古地名與在地空間,搭配藝術裝置及活動,讓民眾在遊逛中感受文化。她強調:「我們不只是保存歷史,更要讓歷史融入生活。」
該計畫從 1875 年《臺南府城街道圖》汲取靈感,以創意再現古地名意涵 —— 清代依地景、廟宇、產業命名,日治引入現代街道系統,戰後再命名,這些演變都是城市記憶線索。7 個錨點還與臺南 IP「巷仔 Niau」合作,化身導覽員帶領尋訪古地名;裝置採用零水泥循環漿體 c-slurry,結合紅磚、菱殼炭等在地元素,融入環境教育。
此外,計畫邀請在地團隊參與,國寶級電影看板繪師顏振發、暴羅 WALK 等將帶來大街美術館、Podcast、花車遊街、全民卡拉 OK、散步行動導覽等活動,10 月 17 日至 19 日週末登場。主辦單位誠邀民眾走進民權路,穿越古地名探索府城三百年歷史。
【活動資訊】
地點:府城大街(民權路二段及宮後街交叉口至東門路一段東門城邊)
時間:2025 年 10 月 17 日(五)至 10 月 19 日(日)
更多資訊:FB「一起府城」、IG「@tainantogether2025」
臺南古地名振興計畫巧妙以歷史為核心,透過「點線面」布局與在地元素裝置,讓古地名從文字化為可體驗的生活場景。配套活動多元且貼近民眾,既喚醒城市記憶,又帶動商圈活力。在府城城垣三百年之際推出,不僅是文化傳承,更為城市注入新魅力,值得期待其成為臺南文化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