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推動原鄉部落產業升級,協助和平區原民小農以團結經濟提升農產價值與收益,臺中市政府積極輔導成立「台中原農共同運銷合作社」,並於今(114)年10月31日於原流新創聚落設立「原農直販所」,正式揭牌啟用。開幕儀式由部落長者以傳統祈福儀式揭開序幕,並展售當季蔬果、特色農產及蔬果加工品,現場來自部落代表、合作社夥伴及各界嘉賓,皆共同見證原民產業邁向共榮的新篇章。

▲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楊馨怡主任委員致詞。
臺中市政府指出,部落產業升級計畫不僅現了市府對原鄉產業的重視,此次計畫透過與國立中興大學的合作,導入學術研究、品牌輔導與產業創新資源,讓原民小農能在市場中展現競爭力。市府強調:「我們希望原鄉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能被支持、被理解,最終能以自己的力量實現永續發展與文化自信。」
此次參與計畫的合作社夥伴也表示,直販所的設立對小農而言是一項重大轉捩點。過去小農常面臨銷售瓶頸,如今透過合作社整合資源,不僅能穩定收入,更能以公平交易模式創造互惠共享的產銷關係。他說:「我們希望這裡不只是賣產品的地方,而是讓更多人聽見土地的故事、感受部落的溫度,讓每一份農作都能被珍惜。」

▲台中原農直販所揭牌由部落耆老祈福。
臺中市政府原民會表示,「原農直販所」不只是單純的販售空間,更是一個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動的「共學、共創、共好」平台。過去,小農常受限於價格波動與市場通路困境,消費者則難以購得可溯源、有故事的農產品。直販所的成立,正是回應這些挑戰的具體行動。未來,直販所將成為一個「會呼吸的空間」,透過農事體驗、文化導覽與手作課程,邀請都市民眾走進部落,親身體驗在地農業智慧與生活美學,促進雙向理解與文化交流。

▲計畫主持人賴慶明老師導覽解說直販所的設置與規劃。
「原農直販所」具備三大特色亮點:
一、小農共銷平台:整合臺中地區原住民族部落小農資源,建立穩定且公平的銷售管道,確保農民獲得合理收益,強化部落經濟自主能量。
二、永續產業鏈示範基地:以「體驗帶動消費」為核心策略,讓參與者成為在地農業的長期支持者,形成從生產、加工、銷售到體驗的良性循環,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三、文化傳承與青年再生動能:結合文化展示與青年創新,讓直販所成為推動部落文化再生與返鄉就業的重要基地,實現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的雙重價值。
市府強調,未來將持續與學術界、產業界及部落社群攜手合作,陪伴合作社成長,協助拓展品牌影響力與銷售通路,讓「台中原農合作社直販所」成為原鄉產業升級、文化共榮與社會永續的典範基地,為台中打造多元、共好、永續的幸福城市。
詳細活動資訊可至「台中原農」官網查詢(https://taichung-tiac.tw/),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新生路100號。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