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南市美術館(簡稱南美館)攜手推出《天清清地靈靈》特展,以《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為核心論述,展開宇宙秩序、道教信仰美學與道壇文化的深度探索,展期至 115 年 1 月 25 日於南美館 1 館登場。
策展人張景泓深耕臺南道教文化多年,從道壇文化與城市變遷切入,提煉道教科儀的美學內涵,以藝術語彙串聯信仰、儀式與城市,打造光影聲響交織的靈性地景。展覽以「得一」為核心,既是宇宙秩序的凝聚點,也是創作起點,展品聚焦延陵道壇家族珍藏文物與道士器物,包含百年法器、絳衣、符籙、文檢,並搭配南市立博物館的道壇後場樂器。
此外,展覽收錄 1954 年美國《Life》雜誌攝影師霍華德・索徹雷克拍攝的早期臺南道士影像,串連地方信仰時空記憶;同時展出蔡草如、潘麗水、侯俊明等十餘位藝術家作品。策展團隊更走訪臺南百年道壇,以田野訪談與影像延伸展場,打破道壇與城市界線,讓道教信仰、民間工藝與當代藝術共振,邀觀者化身「一」的尋訪者,感受天地清靈。展期間將舉辦道教美學講座,詳情可查南美館官網與臉書。
《天清清地靈靈》特展以《道德經》為引,巧妙連接傳統道教文化與當代藝術,實屬難得。百年文物與經典影像還原道壇歷史風貌,藝術家作品則賦予「道」新詮釋,讓古老信仰在美術館中煥發新生。此展不僅是文化傳承,更打破領域界線,引導大眾從藝術角度感知道教哲學,為地方文化推廣與藝術創新提供優質範例,值得民眾走進展場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