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台中文化局
台中市交通局
台中市交通局
台中市經發局
台中市秘書處
台中市環保局
台北旅遊網
台灣好行
花博
建國花市
希望廣場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麻辣開講
一個外省老兵的故事-緬懷岳父母大人(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17-05-18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1949年風雲起、山河動、人民解放軍聲勢雄,義勇軍進行曲唱遍中國神州大陸響徹雲霄,人民革命軍節節大勝、國民革命軍節節敗退,國民黨蔣幫集團逃無可逃躲無可躲、黃埔軍魂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投共作敗軍之將,最可笑的是國民黨從南京派到北平的八人和談代表團全部投共落腳北平不再回南京覆命;1949年秋天共產黨的新中國建政,國民黨只得倉皇辭故廟,往四面八方逃竄,其中約三萬人逃往中緬邊區、二萬多人逃往香港、三萬多人逃往越南富國島,還有一些作鳥獸散逃往歐美日本等國化身為華僑;其中最多的二百萬人(含政府官職員)逃到台灣,肩負鞏固領導中心與反攻復國之虛幻使命,這些人就是台灣人所稱的「外省人」(和抗戰時四川人稱逃到四川避難的各省人都稱為「外省人」一樣);這批逃難到台灣躲避赤禍的二百萬軍民中有一對年輕夫妻後來升堂登基為我的「岳父母大人」,這就是本文要寫的最佳男女主角。 這幾年寫外省老兵的故事很多,如我的同學李祐寧曾拍一部電影叫「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還有一部電影是「酒矸倘賣无」都很賣座;我的另一位學長兼好朋友李康年正在籌拍有關「孫立人將軍」(因他父親是孫立人將軍的手下大將,來台灣就官拜少將,孫立人被國防部管束後他以少將退伍),李大編劇還在籌備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眷村連戲劇」,當然是從他出生的屏東市「勝利新村」開始說起。 我寫本文不是想和我這些同學好友較量或湊熱鬧,而是1949年那場驚天動地、地動山搖的江山大變色,讓我岳家一家骨肉分離、現在分居大陸廣東、雲南、北京、台灣、香港、加拿大等國各地,故特利用大成報無遠弗屆的全球各地連結傳播,讓各地親友分享親人在台灣一生平凡的偉大故事,庶幾為岳父母大人留下一生永恆的紀錄。 我的岳父劉海明先生是一位天質聰敏的老兵,一個一生努力不懈的退伍軍人,一個一生默默奉獻黨國、效忠領袖、熱愛台灣的外省人,他一生行誼不卑不亢、有守有為、與世無爭,不喜交際應酬,平常最喜歡的娛樂就是打開收音機聽台語老歌,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份出世的偉大情懷,值得後人紀念學習,尤其值得很多困境中的年輕人學習,因而不揣淺陋,草記本文以資永懷親恩。 岳父於民國12年12月9日誕生在廣東省南海縣,那時候全國軍閥割據,兵荒馬亂、動盪不安,加上當時的南海縣又是貧瘠窮鄉、民不聊生的地方,劉家即無橫產又無長物,身為劉家長子,在兵馬倥傯的時代中毅然決然從軍以紓解家中負擔﹔岳父天質相當聰明,他從軍不是數饅頭混日子,他利用軍中的環境和設備,努力學了一技之長,俟抗戰軍興時,他已是雲南昆明機場技術熟練的機械士官,專門幫美國陳納德將軍的飛虎航空隊維修飛機,在美軍機械技師的指導下,他努力學習、精益求精,不但術業有專攻,還學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岳父在昆明工作時認識岳母楊淑仙女士,兩人相識相知相戀而相許終身,佳偶天成、連理連蒂連枝﹔他們在昆明成家立業也孕育了新生命。 民國3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岳父在昆明機場修好最後一架軍機,帶著愛妻和肚子裡尚未出世的孩子隨軍飛到他們完全陌生的台灣,一個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地方,當時岳父祗不過是一個位低人微的小士官,在空軍體系內除了地面防空部隊外,他們可算是最低階了,國家處在風雨飄搖、油盡燈殘之時,但環境雖然險象環生,岳父始終不停認真進修學習,就如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先生十五歲即從初二輟學參加紅軍,軍旅一生不管是當小兵跑給國民黨追或兩萬五千里長征、出任紅軍幹部、就讀軍政大學、抗戰大學甚至文化大革命時被整肅、鬥爭、坐牢,他都不停的讀書學習﹔我岳父母初到台灣被安置落腳在嘉義機場,不久即奉調防衛京畿的桃園機場,被暫時安置在板橋的一個大雜院(現在已整修為板橋林家花園),不久眷村蓋好後再搬到板橋文化路上的和濟新村,來台一年多才總算居有定所,在這段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岳父還是不斷努力進修學習,來台不久,他即考取空軍機械學校,學成後才改任少尉軍官,岳父做人做事安份守己,循規蹈矩,不喜結黨營私,在沒有世家遺蔭又沒有權貴提攜下,他祗能循序漸進,不過由於他天賦聰明又用功學習,又再考上三軍大學深造,後又因他英語流利的背景再被保送到泰國美軍基地受訓,從此維修飛機技術精進,一路晉升到桃園機場的機務長﹔民國60年10月31日以機務長職退伍,結束軍旅生涯﹔退伍後,岳父考取國營電信局和台灣電力公司,但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他選擇離家較遠的中壢美商克林登電子公司擔任電子工程部主任(這是台灣第一間製造彩色印象管工廠),自己在中壢和人家分租一間小房間窩身,每週日才回家探望妻小,這種苦中取樂的日子,直到克林登公司撤離台灣,前後工作近十七年,這時他也將近65歲退休年齡了。 離開上班族生活,岳父早上到股市走走,下午就檢一些報廢的電視機、收音機、電風傘、洗衣機回家組裝改裝,早期台灣回收機制尚不完善,路邊垃圾場很多報廢電器用品,他就和岳母去搬回來自己組修,因此家中電器用品大多是岳父整修的產品,他使用的收音機、電唱機大都沒用外殼,乃為了省錢和方便下一次修理﹔家中最多有六台大小尺寸不等的電視機,有一台到現在還可以使用,岳父精湛的技術使這些報廢的電子產品為人類多做了將近十年的奉獻,不但節省家庭開支,也減少環境污染,這可算岳父退休後對社會的另一卓越貢獻。 岳父母來台第15天,家未安妥、家當未全,長子即呱呱墜地來到兵荒馬亂、動盪不安的人間,人人都朝不保夕、三餐不繼、自顧不暇、當時又是醫藥短缺、醫療缺乏的時代,新生兒的到來帶給父母的歡樂、當然也帶給父母更多的憂愁,愁衣愁食愁未來還有幾多愁﹔為了張羅日常生活開銷,等在板橋和濟新村安置妥當,岳母便到附近工廠拿一些手工藝品回家加工,所以早在民國40年,岳母即把小客廳當工場組手工藝品賺錢貼補家用,這比60年代謝東閔在省主席任內推行「客廳即工場」還旱二十多年﹔據說岳母做最多的手工藝品是聖誕燈,這些年台灣發展成銷歐美最大的聖誕燈輸出國,這裡面也有岳母早年的貢獻所奠定的基礎。 大哥出生後每隔三年次子和兩位女兒又相繼出世,岳父母就這樣胼手胝足、辛辛苦苦把四個兒女養育長大成年﹔由於家庭環境因素,大哥高中畢業即讀警察學校,即可節省學費又可提早就業賺錢貼補家用,後來大哥考取中國海洋技術學院夜間部深造,畢業後考取中華航空公司,前年以督導職退休﹔二哥也為了節省學費而去讀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現在服務於中部最大的民營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擔任胃腸科主任;三女(即內人)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高考及格,曾服務於合作金庫銀行擔任分行經理、因筆者時常寫文章批判馬英九吳敦義政府被降調回總行經濟研究處副理﹔么女也是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服務東吳大學擔任教授﹔兒女俱為社會中堅,在各行業擔任高階主管重要角色﹔而孫輩亦多才俊,除最小外孫女尚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外外,其他皆受大學以上教育,大外孫女更在二年半內取得國內外名校雙碩士學位,並考取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執造,曾擔任英商渣打銀行香港總行國際財務分析師、現在外商投資公司擔任投資部經理,次外孫女亦獲碩士學位為都更公司土地規劃師,大外孫亦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修博士學位,其他內外孫都有高尚固定工作或自創事業小有所成。岳父母兩人從大陸來台到現在兒孫成群四代同堂,從竹籬笆的眷村茹苦含辛、配鹽度日到目前兒孫皆有專業,俱成大器,岳父母一生辛勞終有得報,勤儉持家、工讀傳家,家業其昌,劉家已在台灣深耕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岳父母樂觀開朗,沒有門戶地域之限,二位女兒和二位孫女都與屏東縣省籍人士成婚,芋仔蕃薯都已落地長成落花生,岳父母也堪為族群融合最佳典範。 民國78年,岳父母趁返鄉探親祭祖時,沿雲南、廣東、香港之路探尋失聯四十多年之弟、妹,聯結不斷的親情,二十年來時相往來,岳父告別式時,香港的外甥女還攜女來台奔喪﹔國共內戰斬斷兩岸政府的統治權,斬不斷兩岸人民的親情友情,所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兩岸交流、和平統一方面岳父母也做出最大的貢獻。 民國98年10月5日凌晨凌時39分,中秋節隔日的颱風夜,天空風雨交加,岳父在岳母暨兒孫陪侍中安然盍眼長眠,享壽八十有七歲,臨走的前夜,岳母還準備豐盛的晚餐、月餅、柚子、蘋果、梨子召來全體兒孫聚在岳父病榻前聚餐,這是岳父生前最後的家庭聚餐,不僅代表家庭和樂融融,也象徵今後天上人間平安分離,意義重大。 岳父在台灣生活六十年除了台語較不「輪轉」外其他生活完全台灣化,尤其是大女兒升級為台灣媳婦後,我時常帶他們回到屏東高雄旅遊吃台灣料理講台灣文史與台灣發展史讓他們分享台灣本土文化,我相信這是省籍通婚促進彼此瞭解最大的好處,岳父母聰慧的智慧都能將兩岸文化做出相當的連結。這對夫妻讓我最佩服的是他們過人的聰明與智慧,尤其是我岳母,他們的小孩受她遺傳影響最大。 岳母本來有位青梅竹馬表哥,後因表哥出國留學又逢戰亂時代而分離,此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此公已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文革時也被鬥得死去活來,腳都被打瘸了,文革結束後聽說鄧小平要他回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或當一個機工部部長(那時中國有九個機工部),但他都拒絕了只願當國防部機工顧問(這不像台灣的閒差職而是要上班的);1987年我第二次到北京時岳母要我去看他這位表哥和表嫂,我搭計程車到王府井後邊國防部大院之最裡邊一間約四十坪的「首長職舍」拜訪,國防大院的一排排一落落五層樓房舍很像台北南機場國宅也是紅磚樓房建築,但庭院整理打掃得非常整潔乾淨,不像台北南機場國宅那麼髒亂;我送他們台北帶去的茶葉禮盒和代表岳父母各包給他們一百元美金紅包,他們只收禮盒沒收紅包,我在他們家停留三個多小時也吃了一頓午餐,聽了這位學者表親講了很多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新鮮事,不過他們對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非常有信心(那時是改革開放政策第八年),顯見他是老鄧的大樁腳,若無文化大革命此公可能是紅朝大權貴之一,很可能幹到副總理也說不定。 其實岳母的幾位弟妹也不簡單,1949年他大弟楊開國16歲初中剛畢業,共產黨政府經過簡單調查將他分發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等於上海工專、現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我問他「您姊姊姊夫剛跟國民黨跑到台灣,他們怎麼會讓您讀這麼好的學校?為何沒讓您讀昆明工業專門學校?」共產黨幹部告訴他說「你應該去讀上海工業專們學校、那裏能看到的最新機械比較多」,而且岳母這位大弟告訴我「他們要我到哪兒我就只好到哪兒,就是新疆蒙古也得去啊!何況是上海呢」,後來他幹到昆明第一機械廠廠長,二弟幹到昆明最大百貨公司總經理,三個妹妹也都受到大專以上教育,分發到很不錯的工作;這是一個「台屬家庭」在共產黨天下的發展;我有一次跟岳父開玩笑說「爸爸,您跟國民黨跑到台灣還沒混到配公務車,您兩位小舅子在共產黨天下都混到配公務車,您真的跑厝邊了」,他只有嘻嘻哈笑;可見共產黨只要是人才就栽培,不像國民黨要逢迎拍馬、結黨營私、勾心鬥角,像孫立人不和蔣經國同流合汙就被整肅,終身遠離軍隊;像吳振瑞這麼會幫台灣蕉農賺錢為國家賺外匯也被蔣經國當替罪羔羊當蕉蟲抓去關,讓台灣香蕉日本市場從此一蹶不振。 我岳母來台灣雖只單純當個家庭主婦當個軍眷,但她把四個孩子都教成社會菁英國家棟樑,沒有為社會養出太保太妹或黑道老大;後來又幫助四位兒女帶大各家孫子孫女,其中四個得五個碩士、一個正在日本東京帝大修博士,其餘全部大學畢業,俱為社會菁英堪為國用。 岳父母來台迄今67年,一向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循規蹈矩、以家為本、安身立命、努力工作照顧晚輩,不與人爭、友愛鄰居社區; 「天道酬勤」可謂岳父母一生的最佳寫照,「天賦聰明」和「努力不懈」是他們自幼最大的資產,岳父靠這些資產在軍中學了一技之長,而且不斷精進其技,不斷到各級軍事院校深造,最後被軍方賦予捍衛首都的桃園機場的機務長,退伍後還能考取技術精密的兩大國營單位﹕電信局和台灣電力公司,還能進入台灣最早成立的彩色映像管製造商美商克林登電子公司擔任電子工程部主任,可見他技術超群才能受到國內外這些尖端科技單位的肯定,足見祗要肯學軍中也可以訓練出一流的人才,這或許可做為現代一些青年的啟示。岳父一生「德範長存」,足給那些家徒四壁、家無橫產的青年一些示範,到軍中也可以立專業,我岳父祗是小榜樣,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先生更是一個大榜樣,他們一生行誼令人仰德感戴,永遠追思景仰。 今年母親節前一天岳母也殯天駕鶴歸去天界與岳父團聚,享年89歲;在人生將近九十年歲月有四分之三以上行旅台灣寶島,從難民到中低階軍方機械工程官,到升格為台灣人的岳父母、岳祖父母,最後升天成仙,在凡間留下美麗美好句點,樹立平凡中的偉大典範。但願此典範長留人間則台灣永遠消除省籍隔閡,兩岸永遠和平相處。(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高鐵1
台鐵